B2BGrowing-B2B营销增长网,首个专注ToB增长的媒体!

怎么高效率读书?及阅读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发布时间:2023-03-05 10:15
作者:龙东平

黑格尔说所谓的常识,不过是时代的偏见。要超越偏见,获得洞察力,唯一的办法就是阅读最经典的书,跟一流的人交流。我特别认可那句:人的一生取决于你看过的书和遇见的人。

王强老师说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说得太好。徐沪生老师也说要读经典,少读新书,要读死人写的书,人已经死了,书流传百年。一定要读那些人类历史上没被大浪淘沙过的东西。


不要去看新书热销榜。经典的东西往往很难上榜。榜单天生就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有功利性,追求新闻性。说绝对点,它会有意识选择那些容易流行的,真正好的见解很难大面积流行,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少数智者推动进步,绝大多数跟进盲从。大家都牛逼了,牛上天,就会造反,有点巴别塔的意味。


要买足够的书,这个过程会有浪费。但是值。买多了,你一定会买出感觉来的,相信我。基本上看到别人提到的书我就直接买了。尤其是采访、自传里提到的,或别人推荐的,亚马逊京东当当,直接下单。宁可错杀三千,不放过一本,因为书真的便宜,而且要第一时间买。绝版了就买二手,孔夫子旧书,多抓鱼等渠道。实在买不到,就找人帮忙借。看有没有影印版,电子版。之前在淘宝买到过影印版,复印后装订的那种,很狂野,但总算拿到。舒畅。


买了不一定马上有时间看,没关系,放在那里供着也是好的。就像有些做生意的老板会供一尊关公像一样的。买了有个巨大的好处是随时可以看。看书不是你买了然后规划着把它看完,而是随时让自己可以进入看的状态。这点很重要。据说王兴有三个kindle,我一开始不理解,或许就是这个目的。带来带去不方便,多备几个何妨。还是那句话,最便宜的是书,最便宜的是你的钱,最贵的是你的时间,最贵的是你的认知。


量变引发质变。别期望谁给你个书单。你看完就跟他一样牛逼了,不会的,我试过很多次了。创业这些年,问很多牛逼ceo大佬推荐过书单。我都照单全收,并没有牛起来,但这么持续搞下去,肯定质变,我很信这点。可以了解下1.01法则跟0.99法则,这真不是鸡汤,差距一定会拉开。

图片


现在所有人的时间被信息流切割得支离破碎,人普遍浮躁。大多数人的水其实没有烧开,处于0.99的状态。你持续发力,干到1.01,会很恐怖。大家都很容易高估短期,却低估长期!每天比你多读两小时,20年下去,非常恐怖,持续地利用时间的复利,冲开自己的天灵盖,打穿认知的那堵墙。可以了解一下“天赋个性的消亡意味着精神的再生”这句话。

健身也同理,心血来潮砸钱请教练,其实是买了份心安理得。如果不持续练,唯一好处就是降低自己负罪感,钱花了没出效果,放过自己吧。人最容易被自己感动。


读书也有找不到灵感的时候,去找人请教,去问问题。问自己深思熟虑的问题。提出好的问题本身就是思考的过程。然后把别人提到的点,发展成线,再扩展成面,融会贯通。

读书要有一个目标,不做笔记不看书。要有看完书之后可以跟别人去讲这本书的能力,用输出来倒逼自己输入。带这个目的去看书,相信我,你的阅读速度会大幅度提升的。

毛泽东特别推崇徐特立老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截图来一发。

图片

看书的速度其实也是质变的过程,看的越多,你越会发现很多东西是模块化的。是通的,这种感觉就像是上升到了平流层,可以通行无阻,快速前进。有些人分享说2万字的一篇文章,不用一分钟可以看完并抓到重点。我是信的。

 

补充说明:读书只是个人爱好。别崇高化。很多牛逼的人不读书,照样进化很快,他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在创业实战中、团队管理中、甚至跟人聊天中完成升级。都挺好的。


关于高效率阅读,我尝试归纳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供参。


纪律一、你碰到的所有问题一定有100本书早就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你得认可并且深刻理解这句话。书么不读,手机么猛刷。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先得承认自己书读少了,(当然读书这个事情别神圣化,很多人不读也照样牛逼,不在本篇讨论之列)。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曾说“我们这些媒体人、专栏作者的那点小聪明,是茶杯里的几片茶叶的话,普鲁斯特这种人的才华,就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林”。像德鲁克这样的大师,那不是茶树林,堪称是喜马拉雅山脉了。关键是除了他还有很多大师,他们的思想精华都凝结在书里,不读真的太浪费了。

纪律二、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哪怕是被无数人证明过的经典大作,在心理上也不要太当回事,别神化,别捧在手里感觉要一个字一个字看,从封面到序言到目录以及后记,不敢错过任何角落。我曾有过这种心态,拿到后欣喜若狂,捧手心里怕化了,也不舍得用笔划线,就差把它供起来了,那种感觉相比你也曾有过,其实大可不必,你会发现一旦有这种心态,效率肯定低。几十块钱一本,没什么大不了。随便翻,随便划,快速浏览,掌握框架。这是个高效率的前提。

纪律三、二八原则
再好的书,精华内容不会超过20%,其余的都只是补充说明延展而已。写公号文章可以掐头去尾直接上干的,出书要考虑码洋凑字数,我们只需要抓到作者的核心观点和底层逻辑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适当掠过。世上还有那么多好书,不在这花太多时间了。

注意一、带着问题去看书
直接插到某一章节,可能很快就全部就读完了,然后再往前延伸一章,往后延伸一章,这本书你就读了3章了,心理优势就有了,很容易就把整本书拿下。比如德鲁克的《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这本,直接先把创新机遇的7个来源看了,里面有不少案例,很有意思,7个来源看完,你已经掌握了一半。多数时候看书不是从头往后看的,而是从后往前再往后再往前。

注意二、不做笔记不读书
开始阅读前要带着笔和本子,或那种1厘米宽的颜色标签条,用来做记录,杜绝随手翻翻,消磨时间式的阅读。看书其实很费脑力。要把最有价值的时间段用来读书。书里的重点你就直接划线,别有洁癖。脑子里很多火花此时也要及时释放出来,随手写在书上或标签上,及时记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些灵感难能可贵,你花钱买书,花时间看书,不就是图这个吗。颅内高潮,火花四溅,及时导出来吧。再强调一下,及时做记录,否则就像马路上的电焊火花一样,很快就熄灭了。

注意三、大力出奇迹
多买才能多看,买了不一定马上看,没关系的。买的多,才会看的多,看得多才会看得快,书非借不能读已经过时了。随手下单,多多益善。放着没关系,我经常看的书都是一年前买的,薄膜都没撕掉。
买书最大的好处是确保自己随时可以看,想看就看。而不是买了马上看。没有哪本书是你买了没看你就被世界抛弃了的,不急。凡是那种书封上说你必须看的大多是没必要看的。
看的多,你就一定会看到很多垃圾书,也没关系,人生这么长谁没碰到过几个渣男。看的越多,你就越有识别能力,别只想看好书,等着某大神给你开书单,看完你就牛逼了,其实不会的。我过去十年找了很多大佬求他们书单,现在也没牛逼起来。说到书单,也可以参考顶尖名校以及商学院的一些教材和书单。去年读中欧,也经常发书。一波接一波。

可以参考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的做法。他每次上飞机之前会下载一门课程的教材或书籍,或音乐,或哲学,或某国历史,给自己制定目标,下飞机之前必须看完。他尤其欣赏跨界融合,非常令他兴奋。阅读这件事确实很讲究融会贯通,看的越多,速度就会越快,就好比上升到了平流层。而且也越能发现更多好书,姑且称之为“书感”吧。跟下馆子一样,吃的多了,光看外观看招牌看桌子凳子,就能判断好不好吃了。买多了看多了,自然就会有书感。
买书就像是往功德箱里放钱,纯属许愿。买了你不看,摆着,也是有边际效应的。会有种原力和你同在的感觉。我这里堆着《穷查理宝典》,写查理芒格的,巴菲特背后的男人。《失控》,凯文凯利的、《邓小平时代》,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理解媒介》麦克卢汉,传播学奠基人,号称比肩牛顿、爱因斯坦的思想家。科特勒《营销管理》等等,这些书大都六七八百页,我都没看完。
放着,也是一种力量。

注意四、索引式阅读
我们的目标不是看几本书、几十本书,而是几百本、上千本。必须进行索引式的看书,相当于小图书馆了,快速翻阅,知道哪本书里讲什么,在哪里可以找得到,李敖家里的图书让我印象深刻,他可以从某个角落抽出一本书翻到184页告诉你,你要的答案在这里。
原来我用kindle,后来感觉不太好用,倒不是因为没有书香,没有手感什么的,可能是操作层面,速度跟不上,纸质书在手里我可以快速翻,各种翻(你脑补下电影赌神洗牌场面),倒着读,顺着读。一目十行。一页页在kindle上翻,有点跟不上。有种键盘跟不上思路的感觉。
可能是我还没切身体会到kindle的好。其实很多书都有电子版,也很好用,随身带着,我感觉kindle是很好的补充。kindle的笔记功能很好用,目前我还是习惯于手工做一遍笔记而不是粘贴。

注意五:反复读经典
十五年前读德鲁克,和现在读德鲁克,就是两种感受。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再回看创业这些年头破血流跌的坑,其实早就在书里写得明明白白了。扎心啊。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读书最美妙的时刻就是你读到某种你以为仅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思想、感受、思维方式,发现跟作者产生了共鸣,你跟他从未谋面,他也可能早已过世,就像书中伸出来一只手,与你的手紧紧相握。我能感觉到德鲁克从《管理的实践》里伸出了温暖的老手,紧紧握住了我。相信我,你一定会在书里找到知音的感觉。
其实不光是德鲁克,我们的时代房价高,房租贵,但我依然相信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红利,其中高性价比、轻松便捷地获取知识,就是红利之一,你看曾鸣教授接连出两本书,《智能商业》和《智能战略》都很经典。地球上的神级产品经理之一俞军,出的《产品方法论》也很好,里程碑式的作品。而随着一代创始人的成功,陆续一定会有更多的创始人CEO们会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包括易到的创始人周航的《重新理解创业》等,以及一些小众的公众号、大佬早期博客也不错。

注意六、快速进入心流
如果你进入那个状态,一本300页的书可能2个晚上就看完了。这很难用言语来描述,看得多了自然就明白了。通常一个完整的周末,看个三四本,是非常好的状态,当然不是德鲁克这种经典,而是一般的商业书籍,200多页左右的,一般在20多万字这种。问题是你怎么进入心流状态,或者迟迟进入不了,读的就是慢。
本质上就是你得找到跟自己和解的方式,跟自己相处的方式。戒。定。慧。找到入定的方法,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锻炼,打球,旅游,听音乐,我是用写作的方式,写东西会让我快速安静下来,进入状态。你可以试试。也有人是冥想,比如乔布斯就。还有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作者达利奥也说他通过冥想,头脑更清醒,处事更平静。

注意七:工具很重要
越是先进的公司越重视工具。越是土老板越不重视工具带给人的体验。2015年今日头条副总裁谢欣分享了个细节,就是他们就用Gmail以及其他一些小众的管理工具,尽管用起来麻烦但是非常有利于团队协作,就坚持用。后来做出飞书,我感觉底层是团队管理思维和价值观驱动。
好的工具包括,一个很隔音的耳机,顿时世界清净了。 上次在以色列射击场看到教官也用这款。一支好用的水笔,笔记本其实无所谓,麦肯锡的人非常重视笔而非笔记本。一个支架,尤其推荐,用了就不想停下来,无论看书还是电脑都不容易累也不伤颈椎。你可不是读一会儿,是要读几十年的。所以注意你的坐姿,让全身都尽量处在比较舒服的状态,唯独累的是脑子,而不应该是其他地方。能有把好椅子当然是最好的。
图片

注意八、大段的时间
呵呵,你开始创业后大概率已经不会有什么大段的时间了。但我依然相信这里面是有技巧的。我也还没找到。“大块”的定义每人不一样,可长可短。大块时间从来不是默默出现的,而是一种策略的结果。对内你要更有策略安排团队工作,避免他们撕碎你的时间。对外需要做减法,多拒掉一些无用的热闹和喧嚣。
公司还小,自己已经比500强CEO还要忙,太忙意味着没时间思考,然后更忙。总之希望你能有大块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可能3个小时就够了。比如晚上10点到1点,或11点到2点。或早6点到8点。或周末等等。看你自己。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B2BGrowing-B2B营销增长网,首个专注ToB增长的媒体!    陕ICP备19002384号-1    技术支持: 营销增长网